李应梅 粤剧组织工作者-j9九游会

热点话题人物,欢迎提交收录!
最优雅的名人百科,欢迎向我们提交收录。
李应梅
2024-02-27
  • 李应梅
  • 李应梅 - 粤剧组织工作者-资料-图片

近期热点
资料介绍

李应梅,男,粤剧组织工作者。长安业余粤剧团的创始人。东莞长安镇锦厦村人。从小喜欢敲锣打鼓,因此便与粤剧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东莞历来是粤剧之乡,有不少粤剧艺人散居其中。于是十四岁的李应梅便跟同村老艺人学习粤剧锣鼓点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文娱节目极少,群众渴望看戏,这个现象引起领导重视。一九六五年,锦厦村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当时的锦厦村党书记李寿南,大队长李安康,委任李应梅先生担任“锦厦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人们把“锦厦村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为“锦厦宣传队”。“锦厦宣传队”虽然只是业余性质,而且经费有限,场地狭窄,人手短缺,设备简陋。但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在以后的十多年中,李应梅先生带领队员向专业剧团取经学习,土法上马,先后排演了《红管家》、《游乡》、《补镬》、《打铜锣》、《森严壁垒》、《银颈鏈》、《半篮花生》、《出航之前》、《放鸭》、《楼台会》、《成婶》等几十个小粤剧。逢年过节,“锦厦宣传队”除了在锦厦村和长安镇演出外,还带领队员们用自行车装载演出物资,应邀到各村乡演出,实行免费送戏上门,不但满足了锦厦村和长安镇人的看戏需求,也活跃了周边村乡的群众文化生活,使当时的“锦厦宣传队”成为一支生机勃勃,享有盛名的粤剧演出队伍。“wg”结束后,粤剧逐渐复兴繁荣。李应梅先生又带领锦厦宣传队排演了《英雄虎胆》、《山乡风云》、《艳阳天》、《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平原作战》、《杜鹃山》、《南海激浪》、《珍珠塔》、《原璧归赵》等一批大型粤剧。这些戏像连珠炮般爆出,使锦厦村和长安镇人过足戏瘾,也使要求“锦厦宣传队”去演出的乡镇群众得解“渴戏”之苦。那时的“锦厦宣传队”,从无到有,从演小粤剧到演大型粤剧,已经能与一般的小型戏班比美。不管锦厦村人或外村群众,一听到“锦厦宣传队”来演出,观众席上早早就坐满人,演出时观众看得十分专注,散场后观众的掌声雷动,观众的喜爱,就是对宣传队员最好的鼓舞,因为他们别无报酬。群众的喜爱,领导的支持,使李应梅先生不敢松懈,继续带领“锦厦宣传队”,沿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路子坚定地走下去。但是,任何事情也不会一帆风顺,锦厦宣传队终于碰到他们开办以来的巨大困难,因为:一、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许多必需的演出物资都无钱购买,只能用代用品或自掏腰包解决。二、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宣传队所有成员都各有职业,无法全力以赴。三、没有任何报酬。宣传队员们吃穿自备,义务参与排戏和演出,都只因爱好而已。一遇困难,打退堂鼓,剧团就得换角,排好的戏又要重排,演出质量难于保证。四、演出多在年节。一般人逢年过节都有不少应酬和家务,可他们不但无暇顾及这些,还得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忙碌。尤其是李应梅先生,演出需要的化妆、服装、灯光、道具、布景、运输,甚至连字幕都得亲自安排,几乎没有一个节日能安安心心的在家里度过。五、宣传队成员都不靠演戏吃饭。因此很难用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但纪律松弛又演不到好戏,甚至还会影响锦厦村的声誉。这就得有一套“超常”和“另类”的管理业余文艺团队的办法和经验。而这些办法和经验,却是连专业剧团也没有的,李应梅先生只能小心地一步步摸索着前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毗邻港澳的深圳悄悄地涌起了“偷渡”潮。流风所及,锦厦村也有部分青年偷渡往港,“锦厦宣传队”一下子走了几个主力人员,排演活动不得不暂时搁置。不久,改革开放全国铺开,锦厦村人乘政策开放之良机,纷纷洗脚上田开辟第三产业,再无暇参与宣传队的工作。而李应梅先生也步入不惑之年,面对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大集体经济逐步被个体经济替代,不得不全力投入个人事业和家庭经济的再建设,抽不出时间顾及宣传队的工作,“锦厦宣传队”的活动便从“暂停”走向“终止”。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国经济腾飞,长安新城崛起,昔日贫穷落后的边城小镇,一跃而成文明富裕的全国乡镇之星。长安镇第一间星级酒店落成,李应梅先生被聘为长安酒店的副总经理,作息时间相对固定,千金难买的心头好也自然而然地重新摆上李应梅先生的生活日程。1992年,在长安镇党委和长安镇政府的支持下,“长安镇戏剧曲艺协会”正式成立,由李应梅先生出任该协会会长。在工作之余,李应梅先生把所有业余时间投入毕生挚爱的粤剧。时仅数月,便带领戏曲协会成员,排演了《新潮打金枝》、《d打佬娶妻》、《花好月圆》等多个谐趣小剧,并在长安镇各村巡回演出,获得好评如潮。李应梅先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因为他深知戏曲的功能应如“春雨润物”般,把人世间的“真善美”深入人心,起到抑恶扬善的作用。如何运用自己喜爱的粤剧艺术,发挥“警世”、“醒世”、“劝世”、“寓言”的独特功能,就成了摆在李应梅先生面前新的课题。一九九三年,李应梅先生再牵头组建“长安镇戏曲协会”属下的“长安业余粤剧团”。之后三年,带领剧团排演了大型粤剧《秦香莲》、《柳毅传书》、《山乡风云》、《郭子仪祝寿》;折子戏《十五贯》之“访鼠”、《白蛇传》之“断桥会”、《宝莲灯》之“二堂放子”、《沙家浜》之“军民如水情”和小粤剧《江姐上山》,使剧团成员得到锻炼和提高。至此,从事业余粤剧工作已有三十一年之久的李应梅先生,组织排演过的剧目不少,也得到领导的肯定和群众的欢迎。于他个人来说,应该感到满足,但从社会效益来看,还远远未达到李应梅先生的理想。因为剧团排演的戏,大部分都是专业粤剧团演出过的名剧,虽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戏中的人与事,和现代生活相距甚远,而且长久以来,各专业剧团也演得太多,想再引起观众兴趣,使观众从戏中得到教益,那真是谈何容易?老是搬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虽然也能把善恶忠奸讲个明白演个透彻,但毕竟难于贴近现代人的生活,观众看来不亲切,就难引起共鸣,更难取得寓教于乐的功效。这问题使李应梅先生思考了很久,结论是必须带动长安业余粤剧团改弦换辄,使之能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编演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戏,换而言之,就是从“写当地,演当地”做起。1998年,为配合宣传党的“十五大”会议精神,长安业余粤剧团编演了粤曲平喉独唱《党代表返长安》;为批判赌博现象,编演了《重返九桁瓦》、《回头是岸》等现代独幕粤剧。这些节目演出后,果然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这更坚定了李应梅先生“与时俱进,改革粤剧”的决心和信心。
1999年,长安镇出现一位五进湘西扶贫助学,四次荣获“中华大地之光”新闻人物奖的治安员。李应梅先生被他的无私行为而感动,同时也想到了首先富起来的农民,该如何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问题。便牵头策划,把这个先进事迹编成粤剧《情系湘西》,并自行出资,带领长安业余粤剧团排演。该剧演出后,得到领导肯定,专家盛赞,群众欢迎。更成为广东电视台“七·一”电视晚会的最佳节目,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东华杯)铜奖,被《南国红豆》杂志全剧刊登。《情系湘西》的成功,鼓舞着李应梅先生再接再励沿着写当地演当地的路子进军。剧团编演了独幕粤剧《反戈一击》。为配合打击黄、赌、毒,编演了小粤剧《浪子贤妻》。为讴歌长安镇的建设成就和长安人的美好生活,编演了载歌载舞的粤曲表演唱《南国长安赞》。发现富起来的农民子弟有点忘乎所以,排演了具有忆苦思甜意义的现代粤剧《六号门》之“卖子”。这批现代粤剧同样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现实告诉了李应梅先生两个重要的信息:一、粤剧观众同样爱看现代戏。二、粤剧完全可以反映现代题材。这就加强了李应梅先生“写当地,演当地”的信心,也坚定了改革粤剧的决心。2001年至2002年,为参加长安镇举办的首届艺术节,李应梅先生带领长安业余粤剧团编演了树新风,除陋习,讲文明,扬正气的《相亲》、《三栏新郎》、《传家宝》、《再创辉煌》等戏曲节目,组成了两个小时的“三现代戏曲专题晚会”。这套节目中的独幕粤剧《传家宝》和《相亲》,也被广东电视台搬上荧屏播出。在上述节目演出的同时,李应梅先生还策划和参与创作了反映改革开放二十年,长安人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思源》的公演,不但得到观众热烈欢迎,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大传媒均有报导。长安业余粤剧团先后应邀前往广州南方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新光戏院演出。并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东华杯)铜奖;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还在中央文化部举办了《思源》一剧的专题座谈会,与会专家对长安业余粤剧团写当地题材,由当地人演的做法充分肯定和赞赏,对《思源》一剧的创作和演出,则无论是领导、专家、观众都一致好评。同时也奠定了长安业余粤剧团编演现代题材粤剧的良好基础及优良传统。继《思源》后,长安业余粤剧团续年先后推出了《思进》、《水勇英烈传》、《铁血传奇》、《繁华梦》、《碧血红花》、《呼唤》、《路》、《虹桥赠珠》、《真假女婿》、《思凡》、《三界》、《浪淘沙》、《血铸江山》、《浴火凤凰》、《使命》。期间,还移植了革命样板戏《杜鹃山》、《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广东粤剧经典《山乡风云》。2009年,在长安镇党委和长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应梅先生更作了大胆的尝试,带领剧团把大型现代粤剧《思源》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由长安粤剧团原班人马饰演,广东电视台摄制,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同步播出。这部电视连续剧是我省第一部全实景现场拍摄的粤剧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更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热烈欢迎,以致多次重播满足观众。2021年去世,享年76岁。

逝世:2021年9月22日,农历辛丑年八月十六日,晚

相关人物

扫码添加好友

网站地图